感情商品化是什么?(简化版)
Published at Feb 12, 2025 | Back to blog page
高中读书的时候,当我们读一篇关于婚姻与家庭的阅读练习,我的中文老师介绍了一个词:“感情商品化”。那时候,我唯一的目标是考试考高分,所以把这句话写进我的笔记本然后继续回答阅读练习题。从那时起,这句话对我的意义变得更加深远。
在西方文化中,若把这个概念直接翻译成 “Emotional Economics” 或 “The Market of Feelings”,容易让人产生负面联想,仿佛在谈论如何操纵他人感情。但实际上,这个概念能帮我们描述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当我们讨论比较普通商品的价值,像鸡蛋、股票、电脑或衣服,我们不会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但我们一说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价值,就会变成一种特别不舒服的感觉。说我和朋友在一起花的时间,一起感受的情感,一起经历的历史,可以转化为价格,一定数量的金钱,这不只令人不舒服,也是个特别难解的经济问题。我们:
第一,要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 第二,要分析我们所有的社会关系,弄清楚它们满足了哪些情感需求 第三,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哪些不够,哪些太多(如果是个好的感情,要一个东西会叫太多吗?或者是太多是个相对的概念,太多一种感情代表其他的好感情不够?)
完成这个思考并将其融入你的生活。把每一个社交互动、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件衣服,都用来优化你自己的情绪平衡。
这种想法很疯狂,也不切实际。如果你真的每次和其他人沟通都这么努力地用这种想法描述你的反应,这样呆呆地想,那他人肯定会离开。那你也没有达到你的目标,反而会孤身一人。Slavoj Žižek 说过:“You can say why you are in love, the reasons appear as causes of love only when you are (you believe) in love”,翻译成中文:“你可以描述为什么你爱上一个人,但这些原因只在你恋爱(或自己爱上了一个人/东西)时才会出现”。这句格言适用于所有的感情,我们的身体是感情的创造者,不是我们的脑袋(逻辑),所以不能用这种经济思考方法来了解它(我们的感情)。当人们刻意模仿一种感情,举例来说,跟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花时间是因为你要他们的钱或社会地位,那时候我们真的能把一个价值放在你给予他的感情上。但事实上,评估情感价值是为了了解社会伦理,而不是让你更快乐(感受到更多的好感情)的建议。
我会继续描述这个问题,但说真的我已经很久没有用中文写文章了,所以想练习一下。下次再续。